
谁说搞摩托车的去搞汽车是外行?100多年前,第一辆汽车就是从“三轮”起步的。日前,靠摩托车起家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接受媒体采访时,言及汽车相谈甚欢,兴致甚高。通过理念、技术、营销、资金等的交流,尹明善提出了力帆的终极目标:打造百亿力帆,百年力帆。
理念:汽车行业当塑民族自信
“到处是本田,遍地桑塔纳,问问力帆人,要我们干啥?”但凡到过力帆的人,相信对这样的口号过目难忘。
尹明善对此感慨良多:“我觉得中国很多地方都站起来了,唯独我们这个行业还没有。”他认为,民族工业是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民族工业强,民族自信心强,民族工业衰落,民心自信心弱。如果让中国人认为汽车外国的好,手表外国的好,皮包LV好,什么都是外国的好,那中国人还有民族自信心吗?“绝对没有。”他说。
尹明善不改他一向的幽默,开玩笑道:现在力帆车是“科级车”,今年底“处级车”造出来了,说不定明年我们可以把“厅级车”做出来,后年再把“部级车”做出来。
技术:汽车发动机会跑到第一
起步偏晚的力帆,其后发优势在哪里呢?读书人出身的尹明善自有见地。
“我们的后劲是发动机的优势”。尹明善一语中的。他强调:力帆刚成立时是做发动机,发动机专利中国第一,品种中国第一,产销量中国第一,“我们完全掌握了核心技术”。
“我们做汽车第一年做出来的汽车发动机,比起在汽车行业干了5—10年的企业生产的发动机绝不逊色”。尹明善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正在逐渐推向市场的发动机,许多指标是中国国产1.6升发动机的第一。
他指出,现在很多发动机的厂家都是外资企业,有的是合资企业,“技术研发不让中国的工程师参与”。“我估计在这点上我们会跑到第一。”尹明善信心十足。
营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营销尤显重要。尹明善搬出了毛泽东当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策略。
尹明善认为,力帆应该到二、三级市场去找“甘蔗林”,“我们在那儿长大,先打游击战。摩托车是成功的,我们轿车也是这么干”。
他分析:大城市的人重品牌,中小城市重性价比。所以在城乡接合地和一些大县城做,在那里营销肯定做得很好。
对于时下普遍敏感的资金问题,尹明善一脸的轻松。“作为商业银行的董事,我们一天都愁钱怎么贷出去。”他说,只要有好的企业,好的产品,好的市场,总有办法拿到钱,甚至人家还会把钱送上来。
目标:打造百亿力帆,百年力帆
未来会将力帆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尹明善并不讳言:目标就是百亿力帆,百年力帆。
尹明善希望把力帆打造成百亿美元销售额的企业。
不过,一向开放的尹明善也指出,按照世界标准,年销售上了10亿美金算中等企业,上了100亿是大企业,上了1000亿才是特大企业。力帆在轿车行业当中算是个“小企业“。
尹明善认为,力帆打造成百亿企业取决于两点:一是现代企业制度能不能建好,二是接班人的培养。他认为内举重于外招。尹明善笑称每两年要搞“科举制”,最后选出来了11个人,8个“进士”、一个“状元”一个“榜眼”、一个“探花”。
“‘进士’底薪加1000元,‘探花’加2000元,‘榜眼’加3000元,‘状元’加5000元,我们要让员工知道只要你热爱企业,好好干,你也有这样的希望”,尹明善最后亮出了底牌:“推出我们力帆的人才,让百年力帆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