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共富经•共富典范(人物)
参评人物:力帆实业董事长 尹明善
共富语录:当前民营经济最大的责任就是先富帮后富。力帆将在今后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共同富裕。
“虽然被评为了先进典型,但是在帮助更多人富裕起来这个方面我还是做得不够”,12月2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作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作了事迹报告。
今日,尹明善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受益于改革开放的非公有制企业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故事。
信仰给我胆量和勇气
“是信仰给我下海的胆量,是信仰给我创业的勇气”。尹明善说,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稀少,赚钱的机会很多。我们非公人士每个人都有特点,但我们的共同点是信仰改革开放,并敢于去实践改革开放,才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
1992年尹明善创办力帆,很容易就被批准为科技企业,33%的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当时摩托企业税赋重,重庆还实施税额实交30%,70%挂账的“交三挂七”政策。尹明善说,正是这项政策,使重庆发展成了摩托之都,也发展壮大了力帆。
“政府放水养鱼的政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哺育了无数的民营企业”。尹明善说,因此力帆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受益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
创新让力帆快速前行
说到力帆的快速发展,尹明善最看重的还是创新。他认为,产品或者企业的价值等于有用度加稀缺度。提高稀缺度,只有三条路:垄断、投机和创新。民企无条件垄断,书生没胆量投机,因此力帆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创新。
18年前,力帆的指导思想就用大字书写在墙上:“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尹明善说,力帆奖励成功,宽容失败,提倡异想天开才能茅塞顿开,胆大妄为才能大有作为。
正因坚持创新,力帆造出了中国最早的电起动、水冷发动机和电喷摩托,样样市场稀缺,量大利厚,曾经有一款创新产品,一年就赚了好几千万。放宽搞活的环境和持之以恒的创新,使力帆茁壮成长,从9个人20万元起步,发展成为拥有国内外19座工厂、16000名员工、资产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
每年拿出3%的利润进行捐赠
“当前民营经济最大的责任就是先富帮后富”,尹明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有900多万个非公企业,力帆作为其中之一发展起来了,但是帮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却还没有实现,与重庆的国有企业每年拿出30%利润服务民生相比,力帆也很惭愧,所以以后会在提高员工收入和帮助更多人共同富裕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尹明善说,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共同富裕,力帆将在今后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比如每年拿出利润的3%进行社会捐赠,在企业内部,更快的帮助员工提高收入,争取每年都提高10%。
近年来,力帆还在员工的住宿和交通上加大了投入,重庆范围内就为员工准备了1.3万个单身宿舍的床位,每年还投入1000万开通数量庞大的交通车方便员工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