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要求:2011年 力帆必须成为跨国大集团
发布时间:2007-03-22     |     点击量:

      2月15日,力帆海外事业部召开2007年工作会议,在为去年取得的成绩与殊荣画上圆满的句号的同时,也为力帆集团进出口工作指明了5年发展规划。出席大会的领导包括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力帆集团总裁杨永康、力帆汽车集团总裁王延辉、副总裁牟刚、杨波以及海外事业部全体成员。尹董事长在会上指出:在2011年,力帆必须成为跨国集团。

 

换观念 促网络 突管理

      力帆集团副总裁牟刚首先为大家介绍了2006年汽车出口的工作成绩。作为力帆集团的新兴产业,力帆汽车可谓硕果累累。在出口计划中,刚上市一年的力帆轿车仅凭一款车型在海外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和欢迎。刚刚起步的轿车从零开始,产能已迅速扩张,获得了配套商、代理商、用户的信任、口碑和支持,轿车的质量在一年内提升明显,这点已获得了海外客商的认同,在越南市场,更是为政府部门认同,作为出租车开始在越南驰骋。
      牟刚副总裁说,海外事业部必须把汽车出口做好,这是为集团的生存和发展着想。形势逼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牟总为大家指出了四年的力帆轿车出口规划,在2010年,力帆汽车要争取实现10万辆的出口量,创汇5-6亿美元。为实现这个目标,2007年的力帆汽车出口更是要大家卧薪尝胆,厚积薄发。以广种为主,大力推动销售网络,以海外建厂拉动出口数量。牟总在会上也鼓励全体人员,力帆有那么多的新产品、新技术,何愁事业不成。力帆汽车的辉煌,靠你,靠我,靠大家!

 

高筑墙 广积粮
力帆摩托缓称王

     作为力帆集团的坚实后盾,力帆摩托车的出口为力帆带来了荣誉和辉煌。2006年,力帆集团摩托车累计出口达126个国家,并涌现出口了4个金花市场、8个银花市场,美洲市场成为了出口重点,东南亚传统市场也开始复苏。2006年,力帆自主品牌出口占总出口额超过40%。哥伦比亚、喀麦隆、埃及等都增设了商务处,到目前为止,力帆在海外已有24个商务处。
      会上,力帆集团副总裁杨波提出了2007年力帆摩托车、通机出口发展目标。2007年,力帆摩托车出口要上升13%,通机上升30%。2006年的市场形势仍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竞争对手如狼似虎,部分海外市场遭遇保守措施、政治风险、外币贬值的风险,人民币升值问题,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价格呈上升趋势。面对严峻的市场压力,要实现力帆2007年出口目标,需要力帆人奋发图强。杨波副总裁指出,在2007年,力帆在海外要增加两个金花市场、两个银花市场,同时,为了协调短期和长期利益的问题,除土耳其外,另拟建2个海外工厂,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杨总称,力帆现在更需要的是可持续性发展,不赚钱就不能持续发展,没有在终端形成品牌效应就不能持续发展,没有可靠的质量就不能持续发展,没有好的新品种就不能持续发展。力帆的海外事业需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提高自主品牌的出口率,加强品牌建设,增加出口产品系列,拼命做好售后服务,加强人员素质、做好内部业务管理工作,向管理要利润。让力帆出口增长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增长之上。团结一心创造奇迹、科学管理奔向胜利,百年力帆才刚开始。

 

目标:跻身跨国大集团 势头:年均增长20%

      2006年力帆销售达103.95亿,增长42%,摩托车销售增长32%,发动机销售增长2%,汽车增长更高达119%。2007年,也将是力帆再攀高峰的一年,07年1月,力帆的强劲势头已经展现,摩托车同比增长34.6%、发动机同比增长31.4%、汽车日产销已达150辆。
      面对成绩,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再次警醒全员:虽然力帆软实力很强,拥有中国民企第一的专利新品形象、汽摩行业第一重庆市第一的国际化形象、建立了73所光彩小学的慈善形象,让国内外权威机构都给予了力帆高价值的评估,但力帆的发展仍必须坚守力帆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好,只有这样,力帆才有继续壮大的可能。会上,尹明善董事长提出了力帆进出口工作五年规划。他指出,至2011年,力帆进出口销售要实现年均增长20%。轿车出口要继续靠质量、新品、营销来实现增长,要全面出击,实现全新体制,以国外建厂为主;摩托出口主要靠体制创新来稳定发展,在严守老市场的同时,向欧美要增量,大力出口沙滩车、大排量摩托车。
      尹明善董事长指出,到2011年,就是力帆创立20年,届时,力帆一定要实现销售250亿,出口10亿美元,国外建立工厂8家,力帆跨国大集团的愿望一定要实现!